2022-02-14 13:53:35Source:火石创造Views:151
基因治疗是指将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以纠正或补充因基因缺陷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导入的基因可以是与缺陷基因对应、在体内表达具有特异功能的同源基因,也可以是与缺陷基因无关的治疗基因。
与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相比,基因治疗能从源头上解决疾病的发生,故而在一些目前无法治疗或疗效不佳的疾病上有明显优势,例如血友病,依照现有治疗方案,病人必须每周输注Ⅷ因子等血液因子,而若通过基因疗法治疗,仅单次治疗就能维持血液因子正常水平5年以上。
基因治疗按照基因导入后的细胞培养模式可以分为“离体治疗”和“体内治疗”。“离体治疗”的操作对象是从病人身上分离的细胞,然后在体外经过改造和扩增再回输到体内达到治疗的效果。“体内治疗”操作时只需要把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注入病变部位即可,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种类细胞的基因改造 ,不再像“离体治疗”那样受到细胞种类的限制,这是“体内治疗”相对“离体治疗”最大的优势,但在技术上真正实现任意细胞的基因改造目前还有一定难度。此外,“体内治疗”也省去了“离体治疗”的细胞收集、基因改造、培养扩增等繁琐的操作。
01
基因治疗产业链发展现状
我国基因治疗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快,企业创新活跃度不断加强,整体产业链完整度不高,目前产品多集中在中游药物研发领域创新,对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把控不强。
表1:基因治疗产业链核心环节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基因治疗上游单点形成突破,但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我国基因治疗上游产业链环节创新较弱,虽有上海和元、北京五加和等基因治疗载体研发企业实现创新突破,但在大部分上游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领域对于国外依赖现象严重,如培养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核心环节大部分市场仍被国外垄断。
表2:基因治疗产业重点原材料及主要供应商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以培养基为例,基础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原材料主要是氨基酸、维生素等,要求为药用级别,国产相关原料在纯度方面很难达到要求,主要以进口为主(如Sigma等)。由于进口周期比较长,原材料备货需3-6个月,大大延长了研发周期。目前国产培养基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发及生产企业基本存在于生物药研发相对成熟的长三角地区,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产品有一定市场。
表3:国产培养基重点企业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并驾齐驱,产品审批流程相对滞后。据统计我国目前基因治疗领域累计企业187家,绝大部分集中在药物研发领域。我国基因治疗领域中游药物研发企业近年来不断实现突破,如cart领域的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科济生物、艺妙神州等;基因编辑领域的博雅辑因;溶瘤病毒领域的上海希元、澳元和力等企业均实现临床及产品研究的突破。同时对于药物研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企业虽加速布局,但整体市场空间尚需时日才能完全释放。
02
2021年国内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趋势及事件盘点
趋势一:政府成为重要入局者,构建产业生态,服务产业创新。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细胞/基因治疗领域创新服务体系布局加速,北京、济南、深圳、四川等地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1月4日,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开工,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治疗性抗体三大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打造国内生物医药板块布局最齐全、技术领先的孵化转化基地和产业化平台。项目建成后上海医药的行政总部和研发总部都将汇聚在张江。
9月,玉溪沃森首个新冠mRNA疫苗工厂正式交付,待新冠mRNA疫苗获批上市即可投入使用。
12月底,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竣工,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细胞治疗产业专业载体、北京市首个精准定位发展细胞治疗产业的专业化载体,也是2020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中高精尖产业项目之一。建成后,中小基地可以满足大中小各类型细胞治疗企业规模生产、便捷中试及个性化办公需求,也将助力北京细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趋势二:企业布局速度加快,基因治疗成抗体药物之后下一个企业必争之地。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创新成果开始出现。
6月23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这是国内首款全球第六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创新药物,该产品将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9月,瑞风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前阶段,致力于以基因编辑技术为核心的新药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并且在包括编辑系统创新、全新小鼠/大型哺乳动物模型构建和多层次药效评估等层面拥有丰富经验。
9月3日,药明巨诺研发申报的国内第二款CAR-T细胞治疗药物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通过NMPA审批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全身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或成人患者。
9月16日,驯鹿医疗完成1.08亿元的C轮融资,公司研发的全人源靶向BCMA的CAR-T候选产品(CT103A)已进入临床后期并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证。
趋势三:国内创新药产业化能力在新技术不断突破时面临考验,力争突破产业瓶颈,基因治疗CDMO爆发。
3月2日,药明康德完成对英国基因治疗技术公司OXGENE的收购。OXGENE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药明生基的一体化平台能力,通过赋能全球客户加速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测试、生产和商业化进程。
4月16日,博腾生物完成4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博腾生物二期项目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和运营支出,加快基因治疗业务AAV工艺开发及GMP生产能力的建设,全面提高GMP质粒、病毒和细胞治疗等产品的产能。
6月8日,和元生物科创板IPO招股书公开,和元生物的CRO/CDMO服务收入呈指数级增长,其中增长最强劲的为基因治疗CDMO服务。
9月16日,宜明细胞获得近两亿元B轮融资,宜明细胞提供基因药物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一站式CDMO服务,形成了质粒制备、病毒制备、CAR-T细胞制备、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五大核心技术平台。
12月7日,金斯瑞宣布旗下CDMO业务单元金斯瑞蓬勃生物质粒商业化GMP生产车间在江苏镇江正式投产。
12月15日,澳斯康(上海)临港研发与生产基地开工奠基仪式举行,总投资45亿元,占地100多亩,包括国际灌装、国际原液生产和国际物流三大中心,覆盖人用疫苗、抗体、基因治疗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ADC)全生命周期的CDMO服务。
03
小结
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专家、资本进入,细胞/基因治疗细分产业即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各地政府也在不断布局细胞/基因治疗产业,也在相应环节进行产业平台建设及布局,但同时我们也看见在产业链上游环节的监管、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覆盖的政策。随着产业的不断深化,资本的扶持、政府的政策也将进入细胞/基因治疗的深水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科学家、政府、园区、资本的创新服务生态及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