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10:00:24Source:药方舟Views:260
日前,信达生物与跨国药企(MNC)赛诺菲联合宣布达成肿瘤领域战略合作。在持续低迷的生物医药市场环境中,这一消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获得赛诺菲两款临床阶段的核心潜在同类首创(First-in-Class)肿瘤管线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限。同时,赛诺菲对信达生物进行两批次共6亿欧元的股权投资。
然而,在这之前信达生物曾屡屡受挫,股价大跌。今年2月,信达生物PD-1单抗美国上市被拒,而国内销售额又被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反超。根据礼来披露的财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信迪利单抗的销售额仅有73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远不及市场预期。
出海受挫,PD-1业绩下滑,信达生物为何仍然得到赛诺菲的青睐?
中国创新药千亿市场,MNC纷纷押注
2015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改革转向的变换期,生物医药产业的宏观政策上主要围绕着“优化审评审批程序”、“供给侧改革”、“药品价格改革”三个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医药产业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目前,中国创新药市场已达千亿规模,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迅速增长。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崛起,MNC们逐渐开始重视起中国市场。一方面,中国市场出现在越来越多的MNC财报上了。另一方面,MNC与中国药企合作日益频繁。他们不仅通过一级市场投资,将管线许可给中国企业,还通过二级市场,对国内药企进行股权投资。
例如,2019年11月,安进将以约27亿美元现金,或每股174.85美元价格,购入20.5%的百济神州股份,较30天交易量加权平均价相比溢价36%。
2020年9月,辉瑞以约2亿美元,价格约13.37港元,约溢价44%购入9.90%的基石药业股份。
虽然截至目前,这两笔交易还没有带来丰厚的回报,甚至损失惨重,但中国创新药市场的巨大潜力仍然不断吸引着MNC来中国投资。
信达生物在经历了去年的高光之后,目前市值仅最高点时的三分之一,赛诺菲此时以溢价20%入股信达生物,有抄底之势。
而信达生物,在求“钱”若渴的寒冬,也可以暂缓融资压力。此外还“零首付”获得两款赛诺菲已进入临床后期的抗肿瘤药物的中国权益。
这次交易可谓双赢,两家企业各取所需。
7款产品上市,信达生物还有哪些潜力管线?
作为我国第一批由biopharma成长为pharma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优势十分明显。
据信达生物官方新闻稿,公司建立起了一条包括34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多个疾病领域。2022年第二季度,信达生物总产品收入超人民币10亿元。
信达生物在研管线-肿瘤学(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信达生物在研管线-非肿瘤学(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其中肿瘤领域是信达生物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中国创新药最热门的领域。而赛诺菲的肿瘤板块对比其他MNC较为薄弱,今年上半年营收仅5亿欧元,体量较小。与信达生物合作有助于夯实其抗肿瘤业务。
此次赛诺菲与信达合作的两款抗肿瘤产品,一个是ADC药物SAR408701(IBI-126, Tusamitamab)tusamitamab);另一个是IL-2抗体SAR444245(IBI-127)。
IBI-126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以及一线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其他实体肿瘤的全球临床II期研究。信达生物将负责其多个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和独家商业化。赛诺菲将有权获得最高达8000万欧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该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后基于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而IBI-127将由信达生物主导开发。目前该产品正在皮肤癌、胃肠癌、非小细胞肺癌/间皮瘤等适应症上开展全球临床II期研究。信达生物将有权获得累计最高达6,000万欧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该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后基于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赛诺菲将其潜在first in class产品交由信达生物开发,既是对其创新能力的看好,也是对其商业化能力的肯定。
在商业化方面,目前信达生物已有7款产品获批上市,分别为信迪利单抗(PD-1)、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口服FGFR1/2/3抑制剂佩米替尼、雷莫西尤单抗、以及奥雷巴替尼,还有3个品种在NMPA审评中,4个品种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还有20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造血能力的创新药企。
在自研能力方面,信达生物员工研发团队已达到1500人,海外临床团队150人,在中国、美国、欧洲都设有研发中心,具备从靶点寻找新分子、细胞株开发、工艺放大、方法学、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到临床研究的全流程能力。根据incoPat 2022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TOP100”,信达生物以53件发明专利申请位列榜单第77位。
目前,信达生物处于临床阶段的抗肿瘤产品主要有信迪利单抗,IBI-310,IBI-110,IBI-322,IBI-188,IBI-939,IBI-323,IBI-360等,全面覆盖PD-1/PD-L1、LAG-3、TIGIT、CD47、CDLN18.2等热门靶点,布局单抗、双抗、ADC、CAR-T等新兴技术。
PD-1抗体:信迪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上市,虽然销售额有所下滑,但随着适应症的拓展与联合疗法的开发未来仍有不少增长空间。
CTLA-4抗体:IBI-310是国内进展领先的一款CTLA-4单抗。今年4月,该药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名单(BTD),拟定适应症为与信迪利单抗联合用于复发或转移性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国内其他进展较快的CTLA-4靶点新药还有康宁杰瑞的KN-046、康方生物的AK104等。
LAG-3抗体:IBI110是国内研发进展最快的LAG-3单抗之一。在今年ASCO年会上,信达公布了IBI110一期临床研究的多项数据,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信号。
此外,信达生物也在研发靶向LAG-3/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IBI-323,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在临床前研究中,IBI-323已显示出体外疗效及体内疗效,比抗PD-L1单抗和抗 LAG-3单抗的组合更有效和持久地激活T淋巴细胞激活。
PD-L1/CD47双抗:IBI-322采用VHH臂PD-L1纳米抗体,加传统Fab的CD47抗体,2+1,KIH设计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潜在“First-in-Class”新药。研究结果显示,IBI322在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示出初步的疗效信号及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IBI322 Ib期临床研究正在继续推进中,以进一步探索IBI322在多个适应症的安全性与疗效。
CD47抗体:IBI-188(letaplimab是目前全球研发进度领先的CD47单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IBI-188安全性良好,目前该药已进入2期临床。
TIGIT抗体:IBI-939是信达生物研发的国内首个TIGIT抗体,用于治疗晚期肿瘤(血液肿瘤和实体瘤)。
此外信达生物制药与礼来制药还合作研发了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IBI321,拟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
CLDN18.2抗体:IBI360是一款靶向CLDN18.2的单抗,于 2021 年 7 月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8 月首次启动临床,目前处于 I 期临床阶段。
针对CLDN18.2靶点,信达生物还布局ADC产品IBI343 ,靶向 CD3 和 Claudin 18.2的双抗产品IBI389;以及CAR-T 疗法IBI345。
除了抗肿瘤领域,信达生物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类疾病、和眼底病领域进行了布局。
虽然市场有起有落,但只要中国医药市场还有增长潜力,那么未来的头部企业必定在中国医药市场稳步增长。
信达生物作为国内首批由biotech成功升级pharma的企业,是国内研发管线最丰富的企业之一,MNC瞄准中国市场,选择信达生物不足为奇。而信达生物已多次与MNC合作,通过自研+BD,有望进一步从pharma升级为bigpharma。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